蒸发结晶常用于化工废水处理及化工厂的生产操作中,那么蒸发结晶的原理和操作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下蒸发、结晶的原理、结晶的方法、蒸发结晶的原理和操作。
一、蒸发的原理
蒸发的原理主要是指将所需要进行处理的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加热升温的方式,让溶剂脱离溶质的过程,即利用加热的方式减少溶液中的水分,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操作。
二、结晶的原理
结晶的原理是将溶质聚合成固体(晶体)的过程,也就是使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三、结晶的方法
结晶的方法一般是将溶液加热,使溶液蒸发到一定浓度(或饱和溶液)后,再将溶液冷却,就会有晶体析出,析出晶体的颗粒大小及纯度与冷却速度有关。
1、迅速冷却热溶液或进行搅动,会得到纯度较高的细小晶体颗粒。也可以采用加入晶种的方式促进晶体生成。
2、将溶液慢慢冷却或静置溶液,可以得到晶体规则、颗粒较大的晶体,但晶体的纯度不高。
四、蒸发结晶的原理
蒸发结晶的原理主要是溶解不断减少,溶液浓度升高,直至饱和溶液的状态,然后析出晶体。蒸发结晶需要加热蒸发溶剂,将溶液从不饱和溶液蒸发加热至饱和溶液,然后继续蒸发,此时,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这样的操作叫蒸发结晶。
五、蒸发结晶的操作
蒸发结晶的操作是根据蒸发结晶的原理,采用蒸发结晶设备达到溶液蒸发结晶的目的。一般常见的蒸发结晶设备为蒸发结晶器。
蒸发结晶器是利用蒸发部分溶剂来达到溶液的过饱和度的,这使得其与普通料液浓缩所用的蒸发器在原理和结构上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