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结晶器与间歇结晶器相比好在哪?康景辉小编整理了关于连续结晶器与间歇结晶器相比好在哪方面的内容,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连续结晶器与间歇结晶器的对比。
一、什么是结晶?
?溶液结晶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结晶方法,这种结晶是从溶液中沉淀出固体的过程。显而易见,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结晶过程的确定密切相关。
溶液的过饱和是工业结晶的主要驱动力,结晶过程的产率取决于结晶固体与其溶液之间的相平衡关系,通常可以用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来表示。在有晶核或晶种存在的过饱和溶液中,晶核或晶种会以过饱和为驱动力生长。
二、连续结晶器与间歇结晶器原理
1、连续结晶器
连续结晶器的原理是利用结晶器对产品进行连续结晶。连续结晶器实现了连续加入待结晶物料和连续从结晶器中取出产品的连续操作过程,进料和出料同时进行。
2、间歇结晶器
间歇结晶属于单罐周期式批次操作,是间断性的加入物料,进行操作的设备。
间歇结晶器的工作流程:进料→降温(或蒸发)→结晶→出料固液分离,一罐料所得产品为一个批次。?
三、连续结晶器与间歇结晶器的区别
1、数量区别
连续结晶器通常一个结晶罐即可满足要求,有时因工艺或节能需要,配置多级结晶器串联操作,通常不超3级,布置紧凑,占地小。
间歇结晶罐则依产量需要多台,大批量生产时,需要数十台或百台结晶罐也是常见的,占地较大。
2、设备形式区别
连续低温冷却结晶器以大面积换热器为热量移出单元,换热器和结晶罐相互独立但有工艺关联,换热面积可以依据热负荷无限扩展。
间歇结晶器则是通过自身夹套或管内盘管作为热交换元件,因设备形式的局限,单位结晶体积的换热面积很小,大产量工况下,必须配置多台结晶罐以增加换热面积。
3、换热面晶体结壁控制方式不同
间歇结晶罐进料后换热面极其容易结垢严重影响换热效果,在本罐料结晶操作完成前无法对结疤进行清理,生产效率大幅下降。
连续结晶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换热壁面结晶问题,且在运行中无需停车即可对换热面进行清洗再生,不影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4、自动化程度不同
间歇结晶罐劳动劳动强度很大,自动化程度很低,且较难实现。
连续结晶器连续运行,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且自控点位很少,投资较低。
综上,连续结晶器与间歇结晶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母液少、产品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人员少等优点。
?由于连续结晶器生产效率高,一套往往可以代替几套甚至几十套间歇结晶器,相应的配套设备数量也大大减少。结晶器可以方便地与机械压缩泵结合,在低温下蒸发结晶,不需要蒸汽或冷冻水。工作流程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加料-过饱和形成-晶核生成-晶体生长-重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