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述:
羧甲基纤维素钠,英文缩写为CMC,是一种被FAO和 WHO认可并批准使用的添加剂,有“工业味精”之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牙膏、陶瓷、钻井、电池等各种行业。CM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高盐分高COD的特点,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其高效低成本处理具有现实意义。
康景辉针对业主CMC废水成分,以处理效果、综合投资、用地、运营费用等为优化目标,对废水处理流程重新进行设计,通过对多效蒸发器进行了分析和优化,以降低废水处理过程能耗,并根据生产运行实际情况,优化了操作条件,进一步降低了蒸汽消耗和浓缩液温度,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稻盎晕抵魃杓贫嘈д舴⑵?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对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其效率。
CMC废水特点:
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以及提纯,得到的具有醚类结构的天然纤维素衍生物。在它的分子链上,羧基可以反应成盐。简单的钠盐,即羧甲基纤维素钠(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英文简写为CMC。它的特性明显,易溶于水,但是又不溶于大部分的有机溶剂,在各个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CMC的生产废水,产生于CMC生产过程中的反应部分以及洗涤部分。溶解了副产物氯化钠、羟基乙酸钠的废水在蒸馏工序被分离出来。根据CMC生产规格的不同,例如取代度或者纯度不同,生产过程中用于洗涤的溶剂,其使用量也不同,因此废水的成分和产生量也会有所不同。通常,CMC工艺废水的COD浓度范围在50,000~80,000mg/L,盐分含量达到60,000~100,000mg/L。
CMC工艺废水属于典型的高含盐高COD浓度废水,是不能直接排放的。由于其高含盐高浓度的特点,无论是采用物理方法的蒸发处理,还是采用化学处理,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处理成本都非常高。在现实生产过程中,工艺废水的组分和水质,会伴随着所生产产品品种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相应幅度的变化和波动。水质波动会直接影响生物处理的效率,因此很难直接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来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康景辉设计的CMC废水处理工艺:
三效蒸发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CMC废水
康景辉为业主选择使用三效并流蒸发工艺作为基本的脱盐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核算对各种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降低蒸汽消耗和浓缩液温度,并确定设计方案。同时,确定采用膜生物反应器 MBR 作为生物处理工艺,通过优化过程计算,确定了 MBR 的设计,提高了生物处理装置的运行效率,以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项目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以来,从运行效果来看,出水指标COD浓度低于60mg/L,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装置的实际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废水处理的蒸汽单耗降低至0.314,每吨CMC成本中包含的废水处理费用约为246元,不到原处理费用的50%;装置运行安全可靠性大幅度提升,浓缩液出口温度降低,基本没有出现过盐析堵管的现象;用地规模也控制在800m2以内,满足设计的要求。
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可知,在满负荷生产的条件下,新装置每年可以节约废水处理成本370余万元,当年就可以回收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