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定位与适用场景
无水硫酸钠MVR蒸发结晶系统,专用于处理工业副产硫酸钠废水、盐湖卤水提钠及井盐溶卤制元明粉工艺,实现硫酸钠资源化回收与零排放。
适用场景:
工业副产硫酸钠废水(如化工、制药行业)
盐湖卤水提钠(NaCl-Na?SO?二元体系)
井盐溶卤生产高纯元明粉(Na?SO?纯度≥98%)
二、硫酸钠溶液特性与工艺适配性
溶液特性分析
中性环境:pH值6-8,腐蚀性低(设备材质选择范围宽)。
低沸点升高:饱和溶液沸点升仅3℃(传统多效蒸发需多级,MVR优势显著)。
杂质敏感性:
高Cl?环境:需拓展NaCl-Na?SO?三元分离工艺,产双盐。
有机物/碱性条件:影响晶体粒度与起沫风险。
关键工艺挑战
晶体粒度控制:杂质或碱性条件下易生成细小晶体(<50μm),导致蒸发器内起沫。
泡沫夹带风险:泡沫进入压缩机引发叶轮冲击、结垢,威胁设备安全。
三、核心工艺设计与优化策略
工艺流程架构
根据来料浓度与杂质特性,采用分级蒸发策略:
工况类型及工艺流程
纯净高浓度(>25%) 单级强制循环蒸发结晶(短流程、低能耗)
纯净低浓度(<15%) 降膜蒸发+强制循环蒸发(降膜段高效浓缩,强制循环段防结晶)
高沸点升(ΔT>5℃) 多级蒸发公用压缩机(如三级蒸发,压缩机变频调节分配蒸汽)
大处理量(>50t/d) MVR一段双效+二段强制循环(一段降膜高效浓缩,二段强制循环处理高沸点升母液)
关键技术突破
晶体粒度优化
晶种添加系统:
在强制循环蒸发器入口投加晶种(粒径100-200μm),诱导晶体生长。
动态控制晶种添加量(5-10g/L),匹配蒸发速率。
流速与过饱和度控制:
强制循环泵流速≥1.5m/s,避免局部过饱和度过高。
蒸发温度控制在85-95℃,平衡溶解度与沸点升。
防沫与消泡设计
消泡剂自动注入:
在线监测泡沫高度,联动注入聚醚类消泡剂(用量0.1-0.5ppm)。
设备结构优化:
蒸发室顶部设置消泡挡板,减少泡沫夹带。
压缩机入口增设旋风分离器,拦截>5μm的液滴。
杂质兼容性设计
预处理单元:
高Cl?工况:增设钠离子交换树脂塔,降低Cl?含量(<1%)。
有机物工况:采用活性炭吸附+UV氧化,COD降至100mg/L以下。
分级蒸发控制:
一级蒸发控制Na?SO?浓度至80%饱和度,二级蒸发完成结晶。
四、设备选型与材质方案
蒸发器类型选择
级别 类型 选型依据
一级 降膜蒸发器 低浓度(<15%)、无结晶析出时优先降膜(传热系数高,节能)。
二级 强制循环蒸发器 高浓度(>25%)、高沸点升工况,强制循环避免管壁结垢。
压缩机选型
类型:高速离心式压缩机(带变频调节)
优势:
适应大流量(10-100t/h)、中低压缩比(1.15-1.3)。
节能效率比罗茨式高20%,年运行成本降低约25%。
材质方案
接触物料部分:
纯净工况:316L不锈钢(经济性优)。
高Cl?/有机物工况:钛材(TA2)或哈氏合金(C-276)。
非接触部分:碳钢防腐涂层(环氧树脂+玻璃鳞片)。
五、系统性能参数
指标 性能数据
处理量 10-200t/d(可扩展)
进水Na?SO?浓度 5-30%
出水TDS <500mg/L(可定制零排放)
蒸汽消耗 0.12kg蒸汽/kg水(传统多效的25%)
电耗 40-60kWh/t水(含压缩机)
晶体粒度 100-300μm(可控)
Na?SO?纯度 >99%(符合GB/T 6009-2014一级标准)
六、应用案例与效果
案例1:盐湖卤水提钠项目
原水水质:Na?SO? 20%,NaCl 5%,TDS 250g/L。
系统配置:
预处理:钠离子交换树脂塔(除Cl?)。
蒸发:降膜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器,公用一台离心式压缩机。
运行效果:
年产元明粉15万吨,纯度高。
吨水处理成本降低35%(相比多效蒸发)。
案例2:化工副产硫酸钠废水
原水水质:Na?SO? 12%,COD 3000mg/L,pH 9.5。
系统配置:
预处理:活性炭吸附+pH调节(pH降至7.0)。
蒸发:单级强制循环蒸发器+晶种添加系统。
运行效果:
晶体粒度提升至200μm以上,泡沫高度降低80%。
压缩机运行稳定,无结垢或叶轮冲击现象。
七、系统优势总结
高效节能:MVR技术比传统多效蒸发节能70%以上。
晶体可控:通过晶种添加与流速控制,实现粒度100-300μm可调。
环保兼容:适应高Cl?、高有机物、高pH等复杂水质。
资源回收:产出高纯元明粉(符合国标一级),副产氯化钠(可选)。
通过工艺更新与设备优化,该系统为硫酸钠废水处理提供了高经济性、高安全性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盐湖资源开发及工业副产盐资源化领域。